lonr

Hello, world!
avatar

Profile

关于货币起源的一点想法

之前看到网上有说法“货币是欠条”,自然有一种想法是最初的货币是不是就是欠条变的

昨天看到 1. 雪球上关注的一个人科普货币可能不起源于以物易物 2. 系统推荐的另一篇文章科普了学术界对货币起源有三种观点

以物易物的 bug 在于:

  • 货币作为纯商品的价值小于它能交换的商品的价值
    • 远小于时必须要有中心化的权威来防伪、背书信用
  • “货币”作为纯商品的价值越高,越接近“以物易物”
  • 以物易物显然是 p2p,去中心化的
    • 看起来金银算是天然的去中心化货币

有没有可能,货币打一开始就由中心化机构背书,可以毫无使用价值。与金银无关只基于信用
但凡村子有一个村长,村长拿自己家的擦屁股纸就能发行货币,不需要金子;而且如果想可以很公平
而且越原始规模越小,越不以物易物(越不中心化,越不 p2p,越不黄金)

村子里的公共粮仓

  • 有一个中心化的粮仓,村民的粮食(🌾)都存在这。权威控制粮食(🌾)和 🐚 开采,权威给村民对应数量的 🐚 作为日后可以从仓库取粮食(🌾)的凭证
  • 群众的共识是 🐚 可以去仓库那里换 🌾
  • 群众使用 🐚 进行场外交易,群众产生拿 🐚 互相换 🌾 的共识
  • ……不久后:
    • 🐚 极大地提高了场外贸易的效率,交易量巨大,群众间 🐚 🌾 互换的共识十分牢固
    • 很有可能:群众就是权威的财产,仓库的粮食自然也都是权威的。甚至仓库的存在也不是必须的,因为即便粮食在群众家里,这也是权威的财产
    • 权威变得只需要安心发贝壳,群众去仓库那里换 🌾 的共识消失。但货币带来的效率提升大于权威特权带来的损失

我以为:

  • 货币可以从一开始就是中心化的产物,权威用自己的信用背书
  • 以物易物的下一步可以直接使用这种中心化的货币,中间没有 gap

一些思考

思考中发现有趣的一点是:只要所有人都有“货币能换来东西”的共识,这个系统就能运行。至于“货币的起源”这个问题,就好像是 🐓 和 🥚 的或者说“钻木取火是怎么发明的”这类问题一样,没有多大意义

最初发明货币的古人比现代使用货币的人更清楚货币的起源。(同时只需要几代就可以忘记(因为不需要知道)货币的起源)

感觉找一群现代人实验会很容易搞清楚?额,他们可以直接开始印钱?就算如此,那谁有权印钱呢?感觉这样思考也能得到相同的答案——基于共识(或者说权威)

太长别看:p2p“欠条”

以下是我原本我的思考,是以一个“记账”的权威开始的。更复杂,但和上面的中心化粮仓也差不多

以物易物太原始了,难道古代交易必须双方同时交换差不多价值的物品?

如果双方信任(或有人见证),那一方完全可以先欠着

A:“你的 🐓 先给我,我的 🐤 长大了还你。” B:“中”

恭喜古人发明了“欠条”!(这点智力古人当然有吧)

古人并不容易跑路,感觉这种“交易”可能相当普遍?

权威记账

规模稍大一些后,为了防止赖账,引入第三方变得必要,有人赖账总得有人管吧?所以会有权威来见证,记录,协助要账

权威可能是村长或双方的妈或者全体村民,账本记录双方的名字、物品、数量、期限

除了账本,可选的:债权人可以索要“欠条”作为凭证

中心化账本,“欠条”不需要记债务人

当规模再大一些时,为了提高效率,显然:

  1. 要账的义务可以完全转移给权威(到期后把 🐓 收回)
  2. 债权人可以拿着“欠条”直接向权威拿回 🐓

所以债权人手里的“欠条”不需要记录当初是谁欠了他一只 🐓

“欠条”上只写:“B 可以在 X 天后从权威这拿走一只 🐓”


看起来“期限”是一个问题,但我感觉是个小问题

比如“30 天后的一只 🐓”,完全可以向权威要求换成今天的半只 🐓 嘛

类似的道理债务人到期还不上 🐓 也可以分期嘛!

分布式“欠条”,“欠条”不需要记债权人

债权人可以在场外把“欠条”转移给其他人,“欠条”依然有效。所以“欠条”其实只需要记录:“持此‘欠条’者可以在 XX 天后从权威这拿走一只 🐓”

所以权威可能发给债权人一个自己批量签名的 🐚 作为“欠条”。(🐚、🪙、或者一串密码,无所谓 🤷🏻)

群众们都相信权威 🐚 能从权威那里换 🐓,所以有场景:

A 欠 B 一只 🐓,权威记账,B 获得一个 🐚

B 向 C 买一只 🐓,B 可以把直接 🐚 给 C

群众开始在场外使用 🐚 交换 🐓,这等价于双方到权威那里修改账本(注意到这套系统自开始就依赖中心,其实场外 🐚 也没有去中心化)

价格

因为违约、利息、期限、记账费用等原因,一颗 🐚 不再等于一只 🐓。由市场和权威决定价格

我想至此,货币已经被古人发明了

突发奇想

至此,这个系统有一个大问题:在一个全能的中心化账本系统中,🐚 发行的数量取决于记录在账本系统中待执行的标的……

啊啊啊,写到这突然发现可以有另一个更简单的设想:

  • 一个中心化的粮仓,群众的粮食(🐓)都存在这,权威(库管)给对应的 🐚 作为可以从仓库取粮食(🐓)的凭证
  • 群众的共识是 🐚 可以去仓库那里换 🐓
  • 群众使用 🐚 进行场外交易

有一种索然无味的感觉:因为这太简单了!简单到觉得其他猜想都是 💩。这还需要想?


在前面的系统中,群众自然也可以去记账权威那里用 🐓 换 🐚(存 🐓 到权威,以后取);仓库权威也可以发展记账业务。其实也差不多,一个没有“抵押”一个有。可以说是基本等价的

第二大 gap

以物易物到粮仓货币系统没有gap(完全不同,中间没有过渡且无缝衔接)

另一个问题:粮仓货币系统到现代(?)货币有没有 gap?似乎也没有:

  • 在一个全能的中心化账本系统中,🐚 发行的数量取决于记录在账本系统中待执行的东西。没人记账就没有货币了?
  • 在粮仓系统中,🐚 发行的数量取决于粮仓中的粮食

它们和它们之后的系统区别的根本原因在:1. 权威的地位和他除了记账还做了什么事情 2. 🐚 系统本身产生了多大的价值

  • 权威可以超发 🐚 自用而不太影响整个系统,因为货币系统存在就产生了很大价值
  • 当权威信用够大时(比如其他人都是他的财产——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”),权威直接铸币好像没有什么不妥:权威自己并不需要写借条;权威也不需要单独建一个仓库放所有粮食

可能有什么别的意义

权威和群众运作起了这个系统,然后他们的后代很快便忘了系统最初是怎么产生的。他们甚至不需要知道,这就是货币的神奇之处

中心化的货币发展的过程伴随着民主、发展、统治、剥削

“汉兴,以为秦钱重难用,更令民铸荚钱。”

去中心化货币的价值大概来源于中心化机构的无能

未来会是什么?去中心化的机构似乎更有趣